每经热评|深挖出口转内销潜力 加快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
每经评论员 张怀水
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、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,多地政府及商协会等机构纷纷出台政策,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。有人认为,这仅仅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压力的权宜之计。但实际上,我国出口转内销有着坚实基础、广阔空间,背后更有政策协同的强大支撑,是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战略。
第一,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,这为出口转内销筑牢了根基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.8万亿元,较上年增长3.5%,早已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。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巨大消费需求,加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、消费观念转变,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、个性化特征。从家电到服装,从食品到日用品,各领域均蕴藏着巨大消费潜力,为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第二,国内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,为出口转内销营造了良好产业环境。我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,从原材料供应、零部件生产到成品制造,各环节紧密衔接,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。这使得出口转内销企业在生产、物流、销售等环节都能获得有力支持,极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提升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。
第三,政策协同发力,为出口转内销提供全方位保障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,并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一系列举措,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了更广阔市场空间,激发了消费潜能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明确表示,将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,持续举办“外贸优品中华行”活动,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,在市场准入、渠道开拓、财政金融、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,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、品牌对接、产销对接、标准对接。
第四,国内平台企业主动作为,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搭建了高效便捷的销售平台。近期,阿里、抖音电商、快手、叮咚买菜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相继表示,将借助电子商务直联供需的优势,推出订单直采、外贸专区、流量支持、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,让优质外贸产品快速走进千家万户。此外,社交电商、直播电商等新兴平台也积极参与其中。社交电商凭借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应,助力外贸企业产品触达更多消费者;直播电商以直观、生动的展示方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。这些平台的兴起,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提供了更多选择,拓宽了销售渠道,降低了销售成本。
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。推动出口转内销,绝非应对短期外部压力的临时之举,而是着眼长远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重要决策,对于促进国内国际市场联通、资源要素共享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